秦汉与罗马:评较中西的皇朝帝国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首页
    • 欧阳莹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 专书
  • 文集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 首页
    • 欧阳莹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 专书
  • 文集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秦汉罗马:邻国民族

罗马帝国和秦汉皇朝的疆土广大,多因它们兼并了无数邻国。其中有独特文化的,或被融会,或消沈。罗马北边伊特鲁里亚人Etruscans甚有助罗马早年的发展。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铜像使考古家惊异,但到秦灭蜀时,这文化早已湮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伊特鲁里亚人惯以死者人像为棺盖。左图是一陶棺盖像部分。约前550年。Tarquinia。
祭礼用的铜像。约前1200年商朝时遗物。四川三星堆出土。
与罗马帝国和汉朝同时并存的,是帕提亚和贵霜帝国。帕提亚人和建立贵霜的大月氏原来都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形象很少留存。
图片
一位帕提亚统治者。两河流域发掘。
图片
贵霜王坎尼斯卡 Kanishka,128年或144 年位。印度Mathura 考古博物管。
罗马帝国的主要邻国,北边是日耳曼部族,东边是帕提亚/波斯。然而与中国并列,却不能不先提匈人。这游牧民族要到376 年才在西方出现,但不到一百年即令罗马人叫苦不迭。匈人不多,总共不过15,000骑。他们的功绩多靠他们有能力把击败了的日耳曼部落组织起来,共同对付罗马帝国。有学者臆说匈人和匈奴有关系。匈奴与两汉长期抗衡,终于不敌,分裂为二。南匈奴投降内附,北匈奴西迁,151年以后不再见诸中国史籍。313年时,曾一度与匈奴为邻的粟特人称南匈奴为Hun,其时匈人Huns尚未扬名西方。匈人是否西迁的北匈奴的后裔?学者众说纷纭。不过无论是否,双方可提供的证据都很薄弱,不足以定案。
1 匈人阿提拉
图片
徽章上的阿提拉像。这最出名的匈人王在441-451年间大肆入侵罗马帝国,赢得“上帝的鞭挞”之号。(伦敦Mansell Collection)
2 北方胡人
图片
图片
战国时代,匈奴尚未统一游牧部落时,北方胡人已留像青铜艺术。左:河南洛阳金村战国墓出土。右:骑骆驼的胡人手捧油灯(湖北省博物馆)。
3 日耳曼人
图片
蛮人俘虏。浓厚的头发、宽松的裤子,是罗马人对日耳曼人的典型写照。一世纪石棺浮雕。(罗马,国家博物馆)
4 匈奴人
图片
西汉油灯铜座。左襟短衣尖帽,这不像是汉人,可能是匈奴。(北京文化遗物出版社)。
5 羅馬東鄰
图片
罗马的东邻多戴椎形高帽。三世纪Ludovisi石棺浮雕细节
6 西漢胡人
图片
西汉早期铜镇。圆脸高颧,坦肩高髻,似非汉人。 (The Avery Brundage Collection).
图片
三世纪中叶,波斯王沙普一世连胜三个罗马皇帝。图示他俘虏瓦伦利安,跪下的菲利付了大笔赎金脱身。大流士陵墓外壁,萨撒王朝浮雕。(Naqsh-i-Rustam)
图片
云南滇国臣服汉朝。这前一世纪青铜座像手持长柄阳伞。
Copyright©2015 CHINAVROME.ORG  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設計 Powered by Kevin Web Design / 網頁設計
網站地圖 website map
简体:  
首页
 - 欧阳莹之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专书
文集
 - 秦汉皇朝与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繁體 :
首頁
 - 歐陽瑩之
中西文化比較
 - 世界上第一個大帝國時代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龍在中國與鷹在羅馬的象徵
 - 開國之君
 - 戰士和軍隊
 - 錢幣和經濟
 - 城市房屋
 - 養生送死
 - 教育書寫
 - 醫藥科學
 - 服飾髮型
 - 食物飲宴
 - 休閒娛樂
 - 交通運輸
 - 鄰國民族
絲路
 - 歐亞大陸腹地風光
 - 絲路上的民族
 - 絲路前奏
 - 絲路之始
 - 絲路上的佛教和伊斯蘭教
 - 蒙古帝國和馬可勃羅
專書
文集(繁)
 - 秦漢皇朝與羅馬帝國興亡史
 - 中西帝國的王,霸概念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異同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統治階層
 - 中西交通的開始
 - 從齊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責任道德與絕對信念道德:兩個先秦實例
 - 泛道德主義
​ - 儒家的人治與羅馬的法治
 - 儒家聖王典範的腐化作用
English:
HOME
 - Sunny Y. Auyang
CULTURAL COMPARISON
 - The First Age of Empires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and Early Chinese Empires
 - Symbolisms of the Chinese Dragon and Roman Eagle
 - The founding emperors
 - Armies and soldiers
 - Coinage and the economy
 - Cities and housing
 - Piety to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 Education and writing
 - Medicine and science
 - Dress and fashion
 - Food and feasting
 -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
 - Neighboring peoples
SILK ROAD
 - The landscape of Central Eurasia
 - Peoples of the Silk Road
 - Prelude to the Silk Road
 - Beginning of the Silk Road
 - Buddhism and Islam along the Silk Road
 - The Mongol Empire and Marco Polo
BOOK
ESSAYS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and Early Chinese Empires
 - China and Rome: What “culture genes” did the ancient empires bequeath?
 - Empire and hegemony
 - Aristocracy and the ruling elite
 -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ancient China and Rome
 - The family in ancient China and Rome
 - Contacts between Han China and the Roman Empire
 - Did Qin had a policy of mass slaugh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