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与罗马:评较中西的皇朝帝国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首页
    • 欧阳莹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 专书
  • 文集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 首页
    • 欧阳莹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 专书
  • 文集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秦汉罗马:开国之君

始皇帝是开创统一中国的君主。奥古斯都常被誉为罗马帝国的首任皇帝,但他能登此位,得力不少于他养父恺撒的事业。这三位开国之君各自征服得大片疆土。
图片
1 恺撒和奧古斯都開疆擴土
图片
2 秦始皇统一中国
他们的政治功绩更大。他们创建相似的君主集权制度,由中央政府统治广大疆域,为饱受战火蹂躏的人民带来长期的和平繁荣。同时他们摧毁了旧政权:罗马的共和国,周朝的宗法封建。弃旧立新,得罪了旧权贵:罗马的元老贵族,中国的封建贵族及继承其精神的儒家博士。反抗强大。 恺撒被刺身亡。秦始皇三次遇刺,侥幸逃过,但他身死即秦亡,身后名更备受糟塌
图片
3恺撒遇刺图
元老院会议堂中,庞贝像下,布鲁图和开思阿斯领导元老刺杀恺撒。(Photo Scala, 弗洛兰斯.)
图片
4 荆轲刺秦王图
秦王绕柱走,见在右。左面的荆轲被侍医夏无且拦阻,投匕首,不中秦王而中柱。(东汉山东武氏祠石刻拓图)。
恺撒发动内战,摧毁共和政治,但只是凭本人的威望军事独裁。政治建制要待他的继承人屋大维,再次赢得惨烈内战,成为奥古斯都。与恺撒相反,秦始皇结合商鞅变法以来百多年的法家经验,奠立君主集权、科层机构的政府体制,此后二千多年不衰。奥古斯都和继承秦的汉朝成功地笼络权贵精英,罗马的元老或中国的儒家士大夫,让他们在一人之下,万民之上,享受特权利益,因而效忠皇帝,不作反致乱。
图片
5 奧古斯都像
奥古斯都生时的塑像(罗马梵蒂冈博物馆)。伸展的右臂是个艺术格套,叫作“演说” adlocutio,表示权威。这格套见诸很多伟人塑像,例如马可·奥勒略的骑马像。
图片
6 秦始皇疑像
中国古人不兴留像。后世画家凭空捏造,创造出不少彼此毫不相似的“秦始皇像”。这幅常见的图中,动态的秦始皇有点罗马神态,不似后来的皇帝般垂拱端坐。
奥古斯都和秦始皇各自以文字表达其心目中的理想皇帝。奥古斯都死前数月写成的《功绩录》,除了铸成铜牌,立在他的墓前,更刻上在各处神庙。与藏在深宫的后代皇帝相反,秦始皇殷勤四出查察风土民情,并在各处名山留下石刻。两人的文章皆保留下来,不过原来载文之物,却经二千年风霜,残破不堪了。
图片
7 奥古斯都的《功绩录》
奥古斯都自作《功绩录》。圖示它的前几行,刻在奥古斯都和罗马之神神庙,今土耳其安卡拉。
图片
8 秦始皇的琅琊石刻
秦始皇在山东琅琊的石刻残留部分。
Copyright©2015 CHINAVROME.ORG  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設計 Powered by Kevin Web Design / 網頁設計
網站地圖 website map
简体:  
首页
 - 欧阳莹之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专书
文集
 - 秦汉皇朝与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繁體 :
首頁
 - 歐陽瑩之
中西文化比較
 - 世界上第一個大帝國時代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龍在中國與鷹在羅馬的象徵
 - 開國之君
 - 戰士和軍隊
 - 錢幣和經濟
 - 城市房屋
 - 養生送死
 - 教育書寫
 - 醫藥科學
 - 服飾髮型
 - 食物飲宴
 - 休閒娛樂
 - 交通運輸
 - 鄰國民族
絲路
 - 歐亞大陸腹地風光
 - 絲路上的民族
 - 絲路前奏
 - 絲路之始
 - 絲路上的佛教和伊斯蘭教
 - 蒙古帝國和馬可勃羅
專書
文集(繁)
 - 秦漢皇朝與羅馬帝國興亡史
 - 中西帝國的王,霸概念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異同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統治階層
 - 中西交通的開始
 - 從齊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責任道德與絕對信念道德:兩個先秦實例
 - 泛道德主義
​ - 儒家的人治與羅馬的法治
 - 儒家聖王典範的腐化作用
English:
HOME
 - Sunny Y. Auyang
CULTURAL COMPARISON
 - The First Age of Empires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and Early Chinese Empires
 - Symbolisms of the Chinese Dragon and Roman Eagle
 - The founding emperors
 - Armies and soldiers
 - Coinage and the economy
 - Cities and housing
 - Piety to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 Education and writing
 - Medicine and science
 - Dress and fashion
 - Food and feasting
 -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
 - Neighboring peoples
SILK ROAD
 - The landscape of Central Eurasia
 - Peoples of the Silk Road
 - Prelude to the Silk Road
 - Beginning of the Silk Road
 - Buddhism and Islam along the Silk Road
 - The Mongol Empire and Marco Polo
BOOK
ESSAYS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and Early Chinese Empires
 - China and Rome: What “culture genes” did the ancient empires bequeath?
 - Empire and hegemony
 - Aristocracy and the ruling elite
 -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ancient China and Rome
 - The family in ancient China and Rome
 - Contacts between Han China and the Roman Empire
 - Did Qin had a policy of mass slaugh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