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与罗马:评较中西的皇朝帝国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首页
    • 欧阳莹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 专书
  • 文集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 首页
    • 欧阳莹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 专书
  • 文集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秦汉罗马:服饰发型

时装时变,但相当缓慢。罗马人一般短袖束腰,中国人则上衣下裳。罗马独特的男性礼服托架袍,其实是块长达5.5米的半圆形绒布,不加针缝,用复杂的方法缠在身上。它袒露右臂,限制左臂动作,是不利活动的衣物。托加袍可以单独穿, 也可以穿在短袍之上,如以下加图塑像。孔子身后千多年画的画像,表现儒家理想,并不写实。然而战国秦汉文献多有提及儒服阔长累赘,显示文化君子可以四体不勤,不像必需劳动的小人,而且有线购置大量帛料。这种服饰惹平民如刘邦反感。
图片
共和国元老加图极力鼓吹彻底毁灭迦太基。(罗马Lateran Museum).
图片
一位四世纪末皇后的大理石像。(巴黎BibliothèqueNationale).
图片
孔子像,吴道子(720-60活跃)作。
图片
穿曲裾袍的女性木俑。
前168 年入土陪葬。(长沙马王堆)
1  蝉翼纱传到罗马
图片
中国丝绸在公元前几十年,恺撒时代流传到地中海。女性得以隐约展示胴体。
2  西汉蝉翼纱

图片
西汉的素纱禅衣,薄如蝉翼,重仅49克。背景是加了刺绣的绮。两者都在湖南马王堆出土。
图片
皮靴和托加袍也相
图片
罗马士兵的浅帮鞋,鞋底加钉。
图片
秦战士的纳底鞋。
图片
东汉丝鞋。
罗马男人短发,传统刮脸。哈德良是第一位留髯的皇帝。中国人传统留发,扎在顶上,或戴巾戴冠。
图片
克劳迪乌斯皇帝,他弟弟,两人的妻子。玛瑙浮雕。(维也纳Kunsthistorriches)
图片
哈德良像(118-138 在位)(那不勒斯National Museum of Archeology.)
图片
带冠的秦将军。(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图片
秦朝士兵。(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女性费劲化妆,发型多姿多彩。
图片
利维娅,奥古斯都之后。 (巴黎罗浮宫)
图片
图密善时代的贵妇。(罗马Musei Capitolini)
图片
秦侍女。与始皇墓有关的陶俑。
图片
四世纪时的贵妇。墓壁砖画。(河南dengxian)
图片
安坐的夫人让人替她梳头,前面一女奴持镜。四世纪高卢浮雕。(Araldo de Luca, Corbis).
图片
顾恺之 (c. 344-406) 手卷部分。右面妇人执镜画眉,左面则对镜梳发。(伦敦大英博物馆)
镜子成为贵重物品,镜背多加装饰。
图片
 

庞培出土的银镜背面。(那不勒斯National Archeological Museum)

图片
战国铜镜,背面嵌金。河南晋村出土。(东京M. Hosokawa 收藏)
Copyright©2015 CHINAVROME.ORG  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設計 Powered by Kevin Web Design / 網頁設計
網站地圖 website map
简体:  
首页
 - 欧阳莹之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专书
文集
 - 秦汉皇朝与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繁體 :
首頁
 - 歐陽瑩之
中西文化比較
 - 世界上第一個大帝國時代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龍在中國與鷹在羅馬的象徵
 - 開國之君
 - 戰士和軍隊
 - 錢幣和經濟
 - 城市房屋
 - 養生送死
 - 教育書寫
 - 醫藥科學
 - 服飾髮型
 - 食物飲宴
 - 休閒娛樂
 - 交通運輸
 - 鄰國民族
絲路
 - 歐亞大陸腹地風光
 - 絲路上的民族
 - 絲路前奏
 - 絲路之始
 - 絲路上的佛教和伊斯蘭教
 - 蒙古帝國和馬可勃羅
專書
文集(繁)
 - 秦漢皇朝與羅馬帝國興亡史
 - 中西帝國的王,霸概念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異同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統治階層
 - 中西交通的開始
 - 從齊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責任道德與絕對信念道德:兩個先秦實例
 - 泛道德主義
​ - 儒家的人治與羅馬的法治
 - 儒家聖王典範的腐化作用
English:
HOME
 - Sunny Y. Auyang
CULTURAL COMPARISON
 - The First Age of Empires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and Early Chinese Empires
 - Symbolisms of the Chinese Dragon and Roman Eagle
 - The founding emperors
 - Armies and soldiers
 - Coinage and the economy
 - Cities and housing
 - Piety to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 Education and writing
 - Medicine and science
 - Dress and fashion
 - Food and feasting
 -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
 - Neighboring peoples
SILK ROAD
 - The landscape of Central Eurasia
 - Peoples of the Silk Road
 - Prelude to the Silk Road
 - Beginning of the Silk Road
 - Buddhism and Islam along the Silk Road
 - The Mongol Empire and Marco Polo
BOOK
ESSAYS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and Early Chinese Empires
 - China and Rome: What “culture genes” did the ancient empires bequeath?
 - Empire and hegemony
 - Aristocracy and the ruling elite
 -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ancient China and Rome
 - The family in ancient China and Rome
 - Contacts between Han China and the Roman Empire
 - Did Qin had a policy of mass slaugh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