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与罗马:评较中西的皇朝帝国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首页
    • 欧阳莹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 专书
  • 文集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 首页
    • 欧阳莹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 专书
  • 文集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图片
书名:龙与鹰:秦汉与罗马帝国的兴衰,如何影响了今天的世界?
作者:欧阳莹之 Sunny Y. Auyang
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6 年 3 月
ISBN:  978-7-101-11578-9
定价: 72.00 元

龙与鹰象征中国和欧美运权统治、维持秩序的作风特色。这两种传统风格形成于秦汉与罗马,世界上第一个帝国时代,历久常新。今天美国霸权有“新罗马”之称,而新中国崛起与之对峙,传统作风犹能影响世局。

《龙与鹰:秦汉与罗马帝国的兴衰,如何影响了今天的世界?》探讨中西政治风格成型的时代,从前771年周平王东迁、秦立国,说到316年东晋南渡、华北沦陷;从前508 年罗马共和国成立,说到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篇幅不大,但组织严谨、言简意赅,除了叙述中西各一千年的历史,还深入比较评论东西方的政治、军事、文化。

故事开始时,中国仍在青铜时代、行宗法封建,经济政治与同时的地中海一带相比,犹如中国与西方在十九世纪的情况。战国期间中国迎头赶上。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国力并驾齐驱,各自创下四百年的辉煌成就。然而世事不全美,称雄东西世界的两个超级大国,卒之都败亡于源自北疆的蕞尔小敌。它们抵抗外侮的能力,被内部腐败消磨尽了。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非常相似,成为不少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它们迥异的崛起过程,在它们的性格上留下了深刻的差别。《龙与鹰》分析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思想文化五方面,探索东西政治风格的渊源,揭露龙式权威侧重官僚文治和灌输教条,鹰式权威侧重军国主义和财阀统治,比较两种特长在各种环境下的长处缺点。

本书具学术水平,但为不熟悉中国或罗马历史的读者而写,所以力 求清晰,避免术语,解释因果,兼顾叙述历史背景和分析评论。直接的比较有点像切磋,每方借鉴对方的经验,衡量彼此的相对优劣。比较历史带来的新观点,质疑 不少传统历史的旧说,指出被忽略的因素以解释历史疑案,例如秦朝和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目录

 导论: 以史为鉴
   
卷一.   春秋战国与罗马共和
 
第一章.民族江山
    1.1.    古代文明
    1.2.    并蓄兼容的益处
    1.3.    中国的地形与民族
    1.4.    东周列国与四夷
    1.5.    意大利的地形与民族
    1.6.    拉丁殖民与山戎
    1.7.    战争、政策、民族熔炉
       
第二章.建国立制  
    2.1.  鐡、血、政治、思想
    2.2.  科技与经济
    2.3.  传统与社会
    2.4.  罗马贵族派系斗争
    2.5.  扩张的副作用
    2.6.  罗马共和国有多民主?
    2.7.  周代宗法封建
    2.8.  社会剧变、百家争鸣
    2.9.  法治与人治
    2.10. 从贵族统治到中央集权
    2.11. 奴隶与自由
 
第三章.征伐兼并
    3.1.  边陲势力伺机而动
    3.2.  秦与六国合纵连横
    3.3.  从均势到统一
    3.4.  罗马争雄迦太基
    3.5.  标榜自由的帝国主义
    3.6.  义战与圣战
    3.7.  战国与战士之国
    3.8.  战事与军纪
   
第四章.初建太平
    4.1.  帝国内乱
    4.2.  共和式微
    4.3.  鸷鹰自残
    4.4.  秦朝兴亡
    4.5.  亢龙有悔
    4.6.  断裂与延续
 
卷二.   秦汉皇朝与罗马帝国
 
第五章.国运历程
    5.1.  偃兵生息
    5.2.  共和外衣下的专制
    5.3.  靖世的军国主义
    5.4.  罗马内乱复平
    5.5.  汉初复古分封
    5.6.  儒家独专
    5.7.  东汉的文德
    5.8.  史学的有色眼镜
 
第六章.集权政制
    6.1.  皇朝帝国的特色
    6.2.  君与民
    6.3.  皇帝与皇位
    6.4.  政府与精英
    6.5.  内朝与外廷
    6.6.  地方行政
    6.7.  政府规模
    6.8.  经济税收
    6.9.  法律治安
 
第七章.外交策略
    7.1.  欧亚大陆的形势
    7.2.  中国的羁縻勿绝
    7.3.  东汉闭关自守
    7.4.  罗马的无限帝国
    7.5.  罗马色厉内荏
    7.6.  帝国策略
    7.7.  霸权手腕
    7.8.  边陲防卫
 
第八章.帝国衰亡
    8.1.  夕阳无限好
    8.2.  蛮人与胡羌
    8.3.  社会分化
    8.4.  政治腐败
    8.5.  内部分裂据
    8.6.  汉末割据
    8.7.  匈奴的报复
    8.8.  匈人的来临
    8.9.  罗马末日
    8.10.  薪尽火传
 
附录1 汉朝与罗马的彼此观念
附录2  丝路通商
附录3  秦筑长城
 
世界大事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
罗马历史年表
中国皇帝年表
罗马皇帝年表
 
地图 1. 一世纪的四大帝国
地图 2. 一世纪的丝路
地图 3. 华东地形
地图 4. 春秋时代
地图 5. 意大利和周边地形
地图 6. 罗马征服意大利
地图 7. 战国时代
地图 8. 罗马布匿战争
地图 9. 秦的兴亡
地图 10.罗马共和国的扩张
地图 11.罗马帝国
地图 12.两汉皇朝
地图 13.欧亚大陆的形势
地图 14.罗马帝国衰亡
地图 15.东汉衰亡
地图 16.中国人口分布(a)2年.(b)280 年
地图 17.五胡十六国之始
地图 18.西地中海的蛮人割据
 
参考数据
Copyright©2015 CHINAVROME.ORG  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設計 Powered by Kevin Web Design / 網頁設計
網站地圖 website map
简体:  
首页
 - 欧阳莹之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专书
文集
 - 秦汉皇朝与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繁體 :
首頁
 - 歐陽瑩之
中西文化比較
 - 世界上第一個大帝國時代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龍在中國與鷹在羅馬的象徵
 - 開國之君
 - 戰士和軍隊
 - 錢幣和經濟
 - 城市房屋
 - 養生送死
 - 教育書寫
 - 醫藥科學
 - 服飾髮型
 - 食物飲宴
 - 休閒娛樂
 - 交通運輸
 - 鄰國民族
絲路
 - 歐亞大陸腹地風光
 - 絲路上的民族
 - 絲路前奏
 - 絲路之始
 - 絲路上的佛教和伊斯蘭教
 - 蒙古帝國和馬可勃羅
專書
文集(繁)
 - 秦漢皇朝與羅馬帝國興亡史
 - 中西帝國的王,霸概念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異同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統治階層
 - 中西交通的開始
 - 從齊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責任道德與絕對信念道德:兩個先秦實例
 - 泛道德主義
​ - 儒家的人治與羅馬的法治
 - 儒家聖王典範的腐化作用
English:
HOME
 - Sunny Y. Auyang
CULTURAL COMPARISON
 - The First Age of Empires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and Early Chinese Empires
 - Symbolisms of the Chinese Dragon and Roman Eagle
 - The founding emperors
 - Armies and soldiers
 - Coinage and the economy
 - Cities and housing
 - Piety to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 Education and writing
 - Medicine and science
 - Dress and fashion
 - Food and feasting
 -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
 - Neighboring peoples
SILK ROAD
 - The landscape of Central Eurasia
 - Peoples of the Silk Road
 - Prelude to the Silk Road
 - Beginning of the Silk Road
 - Buddhism and Islam along the Silk Road
 - The Mongol Empire and Marco Polo
BOOK
ESSAYS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and Early Chinese Empires
 - China and Rome: What “culture genes” did the ancient empires bequeath?
 - Empire and hegemony
 - Aristocracy and the ruling elite
 -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ancient China and Rome
 - The family in ancient China and Rome
 - Contacts between Han China and the Roman Empire
 - Did Qin had a policy of mass slaugh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