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与罗马:评较中西的皇朝帝国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首頁
    • 歐陽瑩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國時代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龍在中國與鷹在羅馬的象徵
    • 開國之君
    • 戰士和軍隊
    • 錢幣和經濟
    • 城市房屋
    • 養生送死
    • 教育書寫
    • 醫藥科學
    • 服飾髮型
    • 食物飲宴
    • 休閒娛樂
    • 交通運輸
    • 鄰國民族
  • 絲路
    • 歐亞大陸腹地風光
    • 絲路上的民族
    • 絲路前奏
    • 絲路之始
    • 絲路上的佛教和伊斯蘭教
    • 蒙古帝國和馬可勃羅
  • 專書
  • 文集(繁)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中西帝國的王、霸概念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異同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統治階層
    • 中西交通的開始
    • 從齊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責任道德與絕對信念道德:兩個先秦實例
    • 儒家的人治與羅馬的法治
    • 泛道德主義
    • 儒家聖王典範的腐化作用
  • 首頁
    • 歐陽瑩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國時代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龍在中國與鷹在羅馬的象徵
    • 開國之君
    • 戰士和軍隊
    • 錢幣和經濟
    • 城市房屋
    • 養生送死
    • 教育書寫
    • 醫藥科學
    • 服飾髮型
    • 食物飲宴
    • 休閒娛樂
    • 交通運輸
    • 鄰國民族
  • 絲路
    • 歐亞大陸腹地風光
    • 絲路上的民族
    • 絲路前奏
    • 絲路之始
    • 絲路上的佛教和伊斯蘭教
    • 蒙古帝國和馬可勃羅
  • 專書
  • 文集(繁)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中西帝國的王、霸概念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異同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統治階層
    • 中西交通的開始
    • 從齊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責任道德與絕對信念道德:兩個先秦實例
    • 儒家的人治與羅馬的法治
    • 泛道德主義
    • 儒家聖王典範的腐化作用
  • 首页
    • 欧阳莹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 专书
  • 文集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絲路的前奏

1  亞歷山大東征與張騫通西域的路綫
图片
未有歷史文獻前,各民族早已交通交易了。草原人民互相影響,可見于遠播東西、屹立旗杆頂端的角鹿形象。最古老的是前2400-2000年的青銅角鹿,在土耳其東部Alaca Hüyük出土。中國的河套一帶,考古家發掘了幾個前四世紀、戰國時代的遺物,或銅或金,有的鹿角大爲誇張 。差不多同時的牡鹿杆頂,也在帕塞里克出土。那阿爾泰區的墳墓還藏有中國絲綢,以及有中國風味的毯制鶴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前五世紀,今天的阿富汗屬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北部的巴克特拉Bactria猶為富庶。波斯的影響可見于在阿姆河畔出土的“寳藏”。精美的金器首飾中,有一部微型馬車,顯示當時的貴族交通工具。前329年,亞歷山大滅波斯,到巴克特拉。在阿姆河以北之地,他娶到他唯一皇后,也遭遇到最強悍的抵抗,包括北地的遊牧民族。在巴克特拉四周地區,他建立了五個亞歷山大城Alexandria,其中之一可能是張騫所謂“藍氏城”。
图片
亞歷山大死于前323年。他的帝國隨即分裂為三:馬其頓、埃及、和統治東部的塞琉古Seleucid王國。自前三世紀起,西北半遊牧民族帕提亞人入侵塞琉古王國,逐步攻取伊朗和兩河流域。前141年,他們在今巴格達以南建立冬都泰西封Ctesiphon。帕提亞帝國Parthia成爲羅馬帝國的東邊強敵。它歷時三百多年,直到波斯復興,224年取而代之,是為波斯薩珊王朝Sassanid。

留在中亞的希臘人自行建立巴克特拉王國。傳播希臘文化同時,他們也受當地影響。今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交界處的艾卡嫩Ai Khanum,考古家發掘了一座前三世紀王城的廢墟,滿是希臘特色的建築,包括大型運動場。出土的文物,例如一個禮器銀盤,上嵌希臘的自然女神駕著獅子拉的車子,面臨亞洲形式的高臺,顯示文化交融。
图片
此時,歐亞大陸的東西兩端蒸蒸日起。前221年,羅馬最難纏的敵人漢尼拔出任迦太基統帥時,秦滅六國,統一中國。不過秦朝祚段,秦末大亂,殄戮社會,北方的匈奴趁勢入侵。漢初無力對抗,納貢和親七十餘年。

前三世紀匈奴崛起,征服衆多遊牧部落,建立強大的同盟,由單于領導。原居祁連山的月氏為匈奴所敗,大舉西遷,稱大月氏。他們到伊犁河谷,趕跑了土著塞人,但不能長住。前162年,他們的老敵人匈奴和烏孫聯手追擊。匈奴殺了月氏王,用其頭骨作酒器。烏孫霸佔了伊犁。大月氏再被逼遷,南下到阿姆河,西方人稱之為吐哈利Tokhari。據希臘地理家斯差波Strabo,他們是最著名的遊牧民族之一。前130年代開始,他們進攻巴克特拉的希臘人,佔據其地。他們建立的貴霜帝國領今巴基斯坦,伸入印度西北部,到225才被薩珊波斯吞沒。

漢朝也追尋大月氏,不是找晦氣而是找盟友。前140年,武帝十七嵗登基,認爲中國向匈奴屈膝得夠久了,派張騫出使西域,試圖和大月氏結盟擊匈奴。其時匈奴緊逼漢朝北疆和西北。張騫出國不遠即被匈奴所擒,羈留了十年才得逃脫。他翻過蔥嶺到位于費干納盆地的大宛國,又到錫爾河和阿姆河之間的康居。前128年,終于在阿姆河北岸找到了大月氏。不料大月氏面對軟弱可欺的希臘人,志在取巴克特拉(漢稱大夏),不願冒險報復可怕的匈奴。張騫雖然無功,但帶回來對西域的寶貴知識。憑他的資料,漢朝定下“斷匈奴右臂”的戰略,爭取西域,在外交和經濟上抵制匈奴,以助軍事行動。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帶金帛禮物,領大批隨從,分使西方諸國。帕提亞(漢稱安息)接待漢使,前113年派囘使到長安。幾年後,第一支滿載中國絲綢的車隊經大夏抵達安息。

前53年羅馬入侵帕提亞。在幼發拉底河上游的卡雷Carrhae,克拉蘇Crassus統領的羅馬兵全軍覆沒。卡雷戰役中,羅馬首次領略到遊牧民族的騎射本領。中國人也熟悉的佯敗誘敵囘馬箭,羅馬兵叫 “Parthian shot”,至今成爲臨別尖刻的成語。有學者說使羅馬人詫異的燦爛帕提亞軍旗是絲製的。不論此說是否屬實,中國的絲綢確是這時間左右傳到地中海。
Copyright©2015 CHINAVROME.ORG  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設計 Powered by Kevin Web Design / 網頁設計
網站地圖 website map
简体:  
首页
 - 欧阳莹之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专书
文集
 - 秦汉皇朝与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繁體 :
首頁
 - 歐陽瑩之
中西文化比較
 - 世界上第一個大帝國時代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龍在中國與鷹在羅馬的象徵
 - 開國之君
 - 戰士和軍隊
 - 錢幣和經濟
 - 城市房屋
 - 養生送死
 - 教育書寫
 - 醫藥科學
 - 服飾髮型
 - 食物飲宴
 - 休閒娛樂
 - 交通運輸
 - 鄰國民族
絲路
 - 歐亞大陸腹地風光
 - 絲路上的民族
 - 絲路前奏
 - 絲路之始
 - 絲路上的佛教和伊斯蘭教
 - 蒙古帝國和馬可勃羅
專書
文集(繁)
 - 秦漢皇朝與羅馬帝國興亡史
 - 中西帝國的王,霸概念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異同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統治階層
 - 中西交通的開始
 - 從齊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責任道德與絕對信念道德:兩個先秦實例
 - 泛道德主義
​ - 儒家的人治與羅馬的法治
 - 儒家聖王典範的腐化作用
English:
HOME
 - Sunny Y. Auyang
CULTURAL COMPARISON
 - The First Age of Empires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and Early Chinese Empires
 - Symbolisms of the Chinese Dragon and Roman Eagle
 - The founding emperors
 - Armies and soldiers
 - Coinage and the economy
 - Cities and housing
 - Piety to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 Education and writing
 - Medicine and science
 - Dress and fashion
 - Food and feasting
 -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
 - Neighboring peoples
SILK ROAD
 - The landscape of Central Eurasia
 - Peoples of the Silk Road
 - Prelude to the Silk Road
 - Beginning of the Silk Road
 - Buddhism and Islam along the Silk Road
 - The Mongol Empire and Marco Polo
BOOK
ESSAYS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and Early Chinese Empires
 - China and Rome: What “culture genes” did the ancient empires bequeath?
 - Empire and hegemony
 - Aristocracy and the ruling elite
 -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ancient China and Rome
 - The family in ancient China and Rome
 - Contacts between Han China and the Roman Empire
 - Did Qin had a policy of mass slaugh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