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与罗马:评较中西的皇朝帝国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首頁
    • 歐陽瑩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國時代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龍在中國與鷹在羅馬的象徵
    • 開國之君
    • 戰士和軍隊
    • 錢幣和經濟
    • 城市房屋
    • 養生送死
    • 教育書寫
    • 醫藥科學
    • 服飾髮型
    • 食物飲宴
    • 休閒娛樂
    • 交通運輸
    • 鄰國民族
  • 絲路
    • 歐亞大陸腹地風光
    • 絲路上的民族
    • 絲路前奏
    • 絲路之始
    • 絲路上的佛教和伊斯蘭教
    • 蒙古帝國和馬可勃羅
  • 專書
  • 文集(繁)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中西帝國的王、霸概念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異同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統治階層
    • 中西交通的開始
    • 從齊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責任道德與絕對信念道德:兩個先秦實例
    • 儒家的人治與羅馬的法治
    • 泛道德主義
    • 儒家聖王典範的腐化作用
  • 首頁
    • 歐陽瑩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國時代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龍在中國與鷹在羅馬的象徵
    • 開國之君
    • 戰士和軍隊
    • 錢幣和經濟
    • 城市房屋
    • 養生送死
    • 教育書寫
    • 醫藥科學
    • 服飾髮型
    • 食物飲宴
    • 休閒娛樂
    • 交通運輸
    • 鄰國民族
  • 絲路
    • 歐亞大陸腹地風光
    • 絲路上的民族
    • 絲路前奏
    • 絲路之始
    • 絲路上的佛教和伊斯蘭教
    • 蒙古帝國和馬可勃羅
  • 專書
  • 文集(繁)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中西帝國的王、霸概念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異同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統治階層
    • 中西交通的開始
    • 從齊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責任道德與絕對信念道德:兩個先秦實例
    • 儒家的人治與羅馬的法治
    • 泛道德主義
    • 儒家聖王典範的腐化作用
  • 首页
    • 欧阳莹之,Sunny Y. Auyang
  •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 专书
  • 文集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秦漢羅馬:城市房屋

羅馬城有悠長的歷史,起了拆、拆了起,所以少有整齊格局。羅馬轄下的新興城鎮卻多沿用希臘東亞模式,廣場和露天劇場外,縱橫的街道把民居劃成方格。中國的木材建築物不比塼石耐久,而且最易受戰火摧毀,所以即使都城也往往新建。文獻透露東漢的首都洛陽有整齊的棋盤格局。很多別的城鎮想也一樣。
图片
空中攝影北非提米格Timgad故城。此城建于100年。居中的是方形廣場,半圓劇場。左下方,長街之末是圖拉真拱門,城門之一。
图片
東漢塼圖示意棋盤般的城池格局。十字大街,相交處聳立政府衙門。四面民居井然。大街盡頭,可見北城門和西城門。(成都博物館)。
图片
羅馬城的君士坦丁凱旋門。這樣形式的拱門是許多城鎮的入口。它們表達羅馬人對軍功榮耀的無上崇敬。
图片
古代城門、宮門一般叫“闕”。如宋辛棄疾詠王昭君“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東漢墓壁塼圖。(成都博物館)。
图片
羅馬塼石建築,擅用圓拱分散壓力。
图片
中國木材建築,擅用斗拱支撐屋頂和腰檐,並挑起檐角。
图片
秦都咸陽的第一宮殿構圖。統一中國後,秦建造了不少別宮。從未落成巨型阿房宮,其奢華被指為秦亡原因之一,也引起後世文人畫家無窮幻想。由於物理力學限制,建築支柱之間的距離不能太大。數數支柱可以估計宮廷的約摸規模。
图片
羅馬沒有正式的國家宮廷,皇帝們各自營建居所。圖示的模型, 是哈德良佔地逾120公頃的別墅。建築群主要在中上一帶,因角度關係,圖中顯得不大。那看來很小的圓形劇場是哈德良最喜愛的,墻内一道河水環繞小島,島上演戯,皇帝隔水在廊下欣賞。圖中,劇場上方那方形建築是皇帝的主要的起居地,有一棟八角形的大樓和四邊遊廊圍著方形的大院。別墅離羅馬城二十多公里,不像尼祿在羅馬城中心建的金宮般惹市民憎恨。
普通人民的居所一般很簡陋。羅馬城鎮中的貧民擠居多層公寓。秦漢一家五口的居所一般是一明兩暗。只有較富裕的人家才能住得起下述的房屋。
图片
被火山灰埋沒了二千年的龐培故城,重見天日。這是空中近看一間沿大街的普通屋宅。紅色屋頂下的房間三面圍著atrium,羅馬天井或正廳。正廳至少部分露天,當中有水池積存雨水。
图片
東漢陪葬陶屋。有亭樓的高牆包圍住宅,進了大門,隔著天井是正廳,兩邊是廂房。(廣州東郊Maylinguang出土)。
這些基本的屋宅設計可以擴大以容納更多廳房花園。
图片
龐培城中“外科醫生之宅”的平面圖(根據裏面發現的開刀工具而名)。入了右邊的大門,走廊引至(1)水池居中的正廳(2)正堂,内置祖先形象和其它貴重物品(3)飯廳(3a)露天的夏日飯廳(4)門廊(5)睡房(6)廚房(7)廁所(8)貯藏室(9)花園(10)另有出口的當街店鋪,其中之一可能是醫生的診所。
图片
東漢塼圖刻畫大家庭院,以墻或遊廊劃分四處,還沒有包括在後面的寢室。入了在左下角的大門是前院,進了二門,鳳凰來儀的大院後是正廳,可見主客對坐。右下方是廚房,自有方形水井。右上方的瞭望樓,顯示地方不寧,需要警衛防禦。(成都羊子山出土)。
Copyright©2015 CHINAVROME.ORG  All Right Reserved.    
網站設計 Powered by Kevin Web Design / 網頁設計
網站地圖 website map
简体:  
首页
 - 欧阳莹之
中西文化比较
 - 世界上第一个大帝国时代
 - 秦汉皇朝和罗马帝国兴亡史
 - 龙在中国与鹰在罗马的象征
 - 开国之君
 - 战士和军队
 - 钱币和经济
 - 城市房屋
 - 养生送死
 - 教育书写
 - 医药科学
 - 服饰发型
 - 食物饮宴
 - 休闲娱乐
 - 交通运输
 - 邻国民族
丝路
 - 欧亚大陆腹地风光
 - 丝路上的民族
 - 丝路前奏
 - 丝路之始
 - 丝路上的佛教和伊斯兰教
 - 蒙古帝国和马可勃罗
专书
文集
 - 秦汉皇朝与罗马帝国兴亡史
 - 中西帝国的王、霸概念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异同
 - 中国皇朝与罗马帝国的统治阶层
 - 中西交通的开始
 - 从齐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责任道德与绝对信念道德:两个先秦实例
 - 泛道德主义
 - 儒家的人治与罗马的法治
 - 儒家圣王典范的腐化作用
繁體 :
首頁
 - 歐陽瑩之
中西文化比較
 - 世界上第一個大帝國時代
 - 秦漢皇朝和羅馬帝國興亡史
 - 龍在中國與鷹在羅馬的象徵
 - 開國之君
 - 戰士和軍隊
 - 錢幣和經濟
 - 城市房屋
 - 養生送死
 - 教育書寫
 - 醫藥科學
 - 服飾髮型
 - 食物飲宴
 - 休閒娛樂
 - 交通運輸
 - 鄰國民族
絲路
 - 歐亞大陸腹地風光
 - 絲路上的民族
 - 絲路前奏
 - 絲路之始
 - 絲路上的佛教和伊斯蘭教
 - 蒙古帝國和馬可勃羅
專書
文集(繁)
 - 秦漢皇朝與羅馬帝國興亡史
 - 中西帝國的王,霸概念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異同
 - 中國皇朝與羅馬帝國的統治階層
 - 中西交通的開始
 - 從齊取燕事件看孟子的政治思想
 - 責任道德與絕對信念道德:兩個先秦實例
 - 泛道德主義
​ - 儒家的人治與羅馬的法治
 - 儒家聖王典範的腐化作用
English:
HOME
 - Sunny Y. Auyang
CULTURAL COMPARISON
 - The First Age of Empires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and Early Chinese Empires
 - Symbolisms of the Chinese Dragon and Roman Eagle
 - The founding emperors
 - Armies and soldiers
 - Coinage and the economy
 - Cities and housing
 - Piety to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 Education and writing
 - Medicine and science
 - Dress and fashion
 - Food and feasting
 -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 Travel and transportation
 - Neighboring peoples
SILK ROAD
 - The landscape of Central Eurasia
 - Peoples of the Silk Road
 - Prelude to the Silk Road
 - Beginning of the Silk Road
 - Buddhism and Islam along the Silk Road
 - The Mongol Empire and Marco Polo
BOOK
ESSAYS
 -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and Early Chinese Empires
 - China and Rome: What “culture genes” did the ancient empires bequeath?
 - Empire and hegemony
 - Aristocracy and the ruling elite
 -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ancient China and Rome
 - The family in ancient China and Rome
 - Contacts between Han China and the Roman Empire
 - Did Qin had a policy of mass slaughter?